论出名,据说古人之间流行一个最简单的判断原则,那就是,登上小学语文教材才算真的红。·卡_卡?晓,税¨网- !庚^芯′蕞+哙,论趁早,孔融4 岁让梨,感动全国,司马光本来不服,但他砸缸时已7岁高龄,输了。
让梨时,孔融还来点注解:我是小孩,按规矩应该拿小的。他红了,成了年度吉祥物、道德新模范。作为孔子的二十代孙,他的出身够正点,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的就是长幼有序、温顺谦恭,他的成名,是一种必然。举国上下掀起了孔融造神运动,电视、广播、网络全部祥林嫂附体,24 小时滚动讴歌。详情参见当年对雷锋或赖宁的轰炸式宣传。
基本上,三国时代,广大人民哪怕去超市买袋盐、上班搭个地铁、去发廊洗个头,耳边环绕的也是杰出幼儿孔融的先进事迹。孔融巡回各地演讲自己让梨前后的心路历程,孔妈妈趁热打铁推出育儿书,讲述自己如何把一颗受精卵调教成崇高的小孩。
享受巨星待遇之后,孔融完全明白公众爱的就是爆点。于是,10 岁时,他做了一次漂亮又大型的自我营销。¨E+Z-暁·说`徃′ ?最?鑫·漳¢节~更+辛′哙?
大名士李膺很荣幸地被他选中了。李膺喜欢在自家豪宅搞名人沙龙,而且够拽,非名流或世交不得入内。孔融牛啊,自称跟李家是世交,大摇大摆进去了,李膺困惑了,这小子谁呀,来混吃混喝的?孔融说:“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李老君(老子)曾是师友,我们当然算世交了。”
多渊博啊、多睿智啊,大家鼓掌鼓掌。
有个叫陈韪的太中大夫来晚了,听了旁人的转述,冷冷评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立即反驳,想必这位先生小时候一定聪明绝顶喽!
这急智、这思辨、这气势,简直是吴宗宪郭德纲级别,李膺夸他“高明必为伟器”。按照东野圭吾的阴暗推理法,或许要问,陈韪是孔融请来的脱口秀搭档吗?
13 岁,孔融的父亲逝世,他“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再度入选年度孝顺楷模。
16 岁,他哥哥孔褒的朋友张俭因得罪宦官被通缉,投奔孔家,孔褒不在,孔融让张俭留宿,结果事情败露,兄弟二人和孔妈妈“一门争死”,朝廷发话了,让孔褒抵罪,《后汉书·孔融传》在这里接了一句,“融由是显名”。·狐?恋\雯/穴, .埂^辛.醉¨全′
到此,孔融成名四部曲完成。当哥哥孔褒走向断头台,孔融则成了忠孝仁义代言人,道德光环唰唰唰飞来,权力地位也随后赶到——他成了猎头们的抢手货,各地都请他当官。
他拒绝了。
难道是嫌官职太小?
直到司徒杨赐请他出山,他才欣然上任。杨赐派他去拜访新晋大将军何进,对方门童不懂事,没有及时通报,让他多等了一会儿,孔融怎能接受被别人耍大牌这种奇耻大辱?他转身就走人。何进也不爽啊,你丫狂个屁呀!派剑客刺杀孔融,该剑客够腹黑,说,孔融这么红,杀了他还不如利用他,以礼相待,显得你有雅量又重视贤才。何进不愧是优秀的政客,顺势做了次大度秀,推荐孔融去当更大的官。
后来孔融到北海郡为相——那是黑社会帮派黄巾军最爱骚扰的地带。孔融激动啊,“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飞翰,引谋州郡”,争取摆平那帮混蛋,提升自己的业绩。可战场不听话啊,完全不按脱口秀舞台的规则来,孔融与黄巾军的交锋,如果拍成电影,就是他的丢脸集锦,只不过是细分成被打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溃不成军等几种形态而已。经过这次教训,他痛定思痛,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重新制定。
根据哀兵必胜原理,孔融开动脑筋,搞了一项重大发明,把从政当表演,化昏庸为艺术——这种风气到两晋南北朝愈演愈烈,以至于舆论倾向统一成:谁游戏官场谁就是牛人,谁勤政爱民谁就是SB,简直就是好吃懒做人士的福音。
袁谭携大兵压境,“流矢雨集,戈矛内接"之时,本来是战争片,他搞成MTV,忙着拗造型,气定神闲地看书,谈笑自如,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很有型吧?他以为是cosplay 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确实灰飞烟灭了,只不过主语变成孔融自己。他仓皇逃窜,连老婆孩子都被俘虏,可怜他的家人,为艺术而献身。
而孔融自己演得还挺High。
有时他演暴君,有个下属叫氏仪,孔融心血来潮,突然觉得这姓氏太反动,“氏”是“民无上”,应该改姓“是”才对,下属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