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一闪而逝,已是五天过去了。
这五天中秦霄也和端木蓉挑明,梁皇秦风已经同意端木蓉做秦霄的妾。
领秦霄没有想到的是,端木蓉竟然没有丝毫不悦,反而像是得到了一种......救赎?
秦霄心里还嘀咕,这姑娘不会有什么事瞒着自己吧?倒也没想太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这天,秦风已下旨,梁国所有高层班师回朝,只留下几名高级将领和两万大军留守靖宁城。
按照秦风的原话来说就是:
他齐国想和咱们谈判,那就让他们多走一段路,到梁国都城来谈!
只不过,秦霄等人回都之路的心情,并不美好。
梁国已经处在战争期间长达十多年之久,百姓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烈日灼热,晒在早就已经伤痕累累的官道上。
梁皇秦风的车驾在马蹄声和吱嘎作响的车轮声中缓缓前行。
车帘轻轻掀起,秦风的目光透过缝隙望向沿途村落。
泥坯茅房,已经坍塌大半,田间荒草丛生,偶尔有几个瘦骨嶙峋的身影在残埂间翻找着什么。
见此情景,秦风的手不自觉的紧握成拳,指节微微泛白,心中一阵绞痛。
队伍行到一处稍大的镇子,车驾停下修整。
忽然一阵喧闹传来!
秦风苏媚等人抬头望去,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围拢过来。
为首那人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手中拄着根木棍,身形虽然显得佝偻,但却努力将身躯站稳。
老者身后跟着个七八岁的孩童,小脸脏兮兮,眼睛却亮的惊人。
随行亲卫顿时如临大敌!
赶紧将秦风和苏媚护在中间。
百姓走投无路,出现暴动的事情屡见不鲜。
若不是秦风早有圣旨,不得对百姓拔刀,恐怕此时的这群百姓已经成了尸体。
老者颤颤巍巍的走了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身后跟着的百姓也纷纷跟着跪下。
多数梁国高层的眼中都带着些心痛与怜悯,想着这群百姓应该是来求陛下拨粮拨钱的。
谁知接下来的一幕却让所有人鼻头一酸!
“陛下!老臣是这大风乡的乡长,听闻陛下凯旋,特率乡亲们前来迎驾!这么多年,咱百姓虽苦,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埋怨朝廷!”
那孩童无比机灵,跑到最前面的秦霄跟前,高高举起手中一把野菜:
“大哥哥,这是俺刚挖的,可好吃啦!给你吃!”
那野菜上还带着些许泥土,菜叶也显得蔫蔫的,但是孩童的小手却举得郑重其事!
不单单是秦霄,包括秦风在内,在场所有人的眼眶都是一热。
秦风赶忙穿过士卒的防护来到老者身前,将其扶起。
声音中略带哽咽:“是朕...无能!”
“害朕之子民受苦了!”
那老者眼神异常坚毅道:“陛下莫要这般说!若无陛下御驾亲征,保我大梁疆土,咱早就成了他国奴!哪还能有这一丝活路?”
“如今陛下凯旋,哪怕再难,咱也愿意跟着陛下重建家园,再驱敌寇!”
周围百姓也纷纷应和,声音中虽然带有虚弱,却透露着不屈的力量!
这时,秦霄身前的孩童忽闪着大眼睛问道:“大哥哥,还会打仗吗?俺爹啥时候能回来?”
秦霄没有回答,只是伸出手揉了揉孩童的脑袋。
孩童见秦霄没回答,又问道:“大哥哥,那俺能参军吗?”
“等你长大了就能了。”
孩童举起小拳头挥舞道:
“好!等俺长大了一定要上阵杀敌!让别人家的孩子能够天天看到爹爹!”
“......”
“那...就等你长大了,到都城来找哥哥。”
......
车驾重新起程,向着梁国都城奔去。
大风乡的百姓们久久伫立,望着龙旗渐渐远去,眼神之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这一走,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从靖宁城到梁都的这一路,也让秦霄亲眼见识了秦风的个人魅力!
上到六七十岁的老者,下到四五岁的孩童,就没有人说秦风的不好。
即使梁国一直处在征战期间,秦风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却丝毫没有动摇!
梁历,元昭三年,八月,梁皇凯旋。
梁都一片欢天喜地的景象。
主干道已经不知道被清扫了多少遍,青石路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