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吃到半饱时,速度终于慢了下来。
这才发现,三女的轻衫已经被香汗打湿,不禁又想起了先前的场面。
回想起刚刚的场景,石灵儿终于想起,自己的诗文被秦霄随口接上了!
心里不免对秦霄有了新的看法。
“刚才听到大殿下出口成章,没想到殿下还对诗文有所研究?”
秦霄又将一块羊肉放入口中,咀嚼间含糊道:
“略懂皮毛,只是多读了些书罢了。”
石灵儿明显不相信秦霄对诗文只懂皮毛,缓声道:
“殿下,不如你我二人就以这火锅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端木蓉在一旁嘴角稍弯,提醒道:
“绥平公主可是当世大儒管若虚,管大儒的关门弟子,殿下一定要小心噢!”
“管若虚?很出名吗?”
秦霄的前身一直跟随秦风学习领兵打仗,哪里能够知道此人的名字。
上官婉儿笑道:“霄哥哥一直在跟随陛下东征西讨,自然不知道管大家。”
“管大家乃是梁乾齐三国公认的大儒,当世顶级文豪,在三国文坛中属于领军人物。”
“文人之间流传着一句话,说天下才气共十斗,管大家独占八斗!”
“哦?我家婉儿都知道?那我可真是孤陋寡闻咯!”
秦霄打个哈哈,“好!那咱就和管大家的关门弟子过过招!”
“绥平公主请!”
石灵儿优雅起身,开始在桌子周围缓步而行。
不多时,缓缓吟道:
“陶釜初温绿蚁新,姜芽浮雪荐霜鳞。”
“沸声渐起如私语,膻气徐来似故人。”
“箸底芹菘犹带露,鼎边雉兔尚沾尘。”
“焰弱莫厌重添炭,此味靖宁几度春。”
此诗一处,顿时让上官婉儿和端木蓉的眼前一亮!
石灵儿的文学功底竟然如此雄厚!
如此短的时间里竟然真的能作出一首以火锅为题的诗!
但是两女对于文学方面确实是不太擅长,也不能对这首诗做出任何评价。
只是从心底里觉得石灵儿好厉害的样子!
吟诗完毕的石灵儿微微仰起脑袋看向秦霄,等待着秦霄的表现。
谁知秦霄撇了撇嘴,丝毫不留情面道:“用词普通,美感稍逊,最后那句的几度春更是不符合现在的意境。”
石灵儿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悦,“哦?那不知殿下可曾作出诗句?”
哼!本公主曾经可是得到过老师的夸赞,你这读了几本破书就感觉自己很厉害的人我见的多了!
恐怕你连第一句都没想出来吧?
谁料,秦霄是张口就来!
“红炉翠釜沸玄霜,百味翻涛鼎内藏。”
“牛炙羊膻生赤焰,莼羹鲈脍点青霜。”
“江湖沸涌三更月,山海香融一斗浆。”
“莫笑今朝烟火重,此身原是燧人乡。”
嗯?
石灵儿当场石化!
大哥,这不对吧!
秦霄所作的诗无论是从对仗押韵还是从意境上来说,都是无可挑剔的!
尤其是最后一句,
莫笑今朝烟火重,
此身原是燧人乡。
不要笑此刻的烟火气息太严重,需要知道这火是先人们掌握火种后留下的!
妙啊!
与石灵儿的呆愣当场不同,上官婉儿和端木蓉只能够感觉的出,秦霄所作要比石灵儿的更好一些。
至于哪里好,不好意思,本姑娘说不上来!
“哇!霄哥哥也太厉害了吧!婉儿拜你为师行不行啊?”
端木蓉一边给几人泡茶一边偷瞄秦霄,眼神中也有了一些说不清的感觉。
端木蓉是乾国人,乾国受到管若虚的影响,相对来说,文人要更加被重视一些。
所以端木蓉见秦霄竟然在作诗上能赢过石灵儿,心中难免会升起一丝崇拜之情。
石灵儿回味良久,自知不敌,心中的傲气荡然无存,“殿下如此才气,灵儿佩服!”
“殿下于乱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没想到在吟诗作对上竟然也如此厉害,当真是梁皇陛下之福!”
“哎?哪里哪里!”
“不知殿下师承何处?”
“师承?没有师承,唯天赋尔!”
天赋?
石灵儿心中暗啐道:
我信你个鬼!
还天赋,本公主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