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胜利,为整个兵工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y^o?u!s,h/u/l\o^u`./c~o\m/当第一批小批量生产出来的合成橡胶垫圈和胶管被送到总装车间时,所有人都明白,那个传说中的“铁疙瘩”,真的要从图纸变成现实了。
兵工厂最核心、保密等级最高的总装车间里,气氛热烈而紧张。这里被工人们私下里称为“巨兽巢穴”。此刻,巢穴的中央,正静静地躺着一具由厚重钢板焊接而成的、充满了原始力量感的车体。
这便是根据地第一辆坦克,“启明星一号”原型车的骨架。
陆沉和秦振华正带着一群顶尖的技术工人,围着这具钢铁骨骼,进行着最关键的组装工作。
“老梁,三号焊缝再补一下,强度要达到甲级标准!”陆沉拿着游标卡尺,仔细检查着每一条焊缝的质量。他所说的焊接工艺,是结合了系统资料和根据地实际情况改良过的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能最大程度保证车体的结构强度。
老梁,是兵工厂里资格最老、技术最好的焊工,年过五十,一辈子都在跟钢铁打交道。他吐掉嘴里的烟头,扶了扶脸上的护目镜,闷声闷气地回了一句:“放心,陆顾问,从我手里出去的活儿,阎王爷来了也别想给它磕掉一块皮!”
话虽如此,他手上的动作却一丝不苟,焊枪喷吐着蓝白色的电弧,在钢板上留下均匀而坚固的鱼鳞纹。
【系统提示:【原型车制造进度】任务激活。】
【当前进度:车体结构焊接完成(15%)。奖励:工业点数+1000点,【装甲钢热处理工艺优化方案】一份。¨狐¨恋^雯`茓+ `嶵,欣~章?踕\耕?辛+筷*】
系统的提示,让陆沉心中一喜。这就像一个闯关游戏,每完成一个节点,都有奖励,这让他对后续的挑战充满了期待。
车体完成,接下来的难点,是行走机构和传动系统的安装。
悬挂系统,陆沉选择的是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高的克里斯蒂式悬挂。但即便是这种“简单”的结构,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远超根据地以往生产的任何产品。巨大的负重轮、坚韧的扭杆弹簧、复杂的传动齿轮箱,每一个零件都考验着兵工厂机加工车间的极限。
机床的精度不够,老师傅们就用“手感”来凑。一个关键的传动齿轮,因为热处理时略微变形,导致啮合时有异响。负责加工的王师傅,硬是抱着那个几十斤重的齿轮,在磨床上一点一点地修,用耳朵听着摩擦的声音,用手摸着齿面的光滑度,花了整整两天时间,硬是把误差修正到了图纸要求的范围内。当齿轮箱最终顺畅地转动起来时,王师傅累得首接靠在机床上睡着了,手里还紧紧攥着那块擦拭零件的油布。
陆沉没有打扰他,只是默默地给他披上了一件自己的外衣。他深知,系统能给他图纸和理论,但最终把这些东西变成现实的,是这些可敬可爱的工人们,是他们那双粗糙但万能的手。
组装过程中,小问题层出不-穷。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在安装负重轮时,发现一个轴承座的尺寸有零点几毫米的偏差,导致负重轮转动不畅。他急得满头大汗,差点就要把整个部件拆下来返工。
这时,还是那个不爱说话的老梁,从旁边工位上溜达过来,瞅了一眼,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根铁棒和一把大锤,对着轴承座某个不影响结构强度的非承力部位,“当当”几下,恰到好处地敲击了几下。¨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
“再试试。”老梁言简意赅。
技术员将信将疑地把负重-轮装回去,一推,轮子“呼”地一下顺畅地转了起来,连转了好几圈才停下。
“这……这就行了?”技术员目瞪口呆。
老梁瞥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图纸是死的,铁疙瘩是活的。有时候,得听它自己说该咋办。”
陆沉在一旁看得首乐。这就是实践出真知。他脑子里的数据再多,也不如这些老师傅们一辈子的经验来得实在。他甚至觉得,系统扫描人才的时候,就该给这些老师傅们安上一个“土法机械学大师”的标签。
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安装动力核心。
那台由秦振华团队根据交易来的图纸,结合系统奖励的【动力机械改进图纸】打造出的柴油发动机,被小心翼翼地用葫芦吊起,缓缓向车体后部的动力舱移去。
这台发动机,是整个根据地工业的骄傲。它怒吼起来的声音,在工人们听来,比任何音乐都悦耳。
然而,当这颗“心脏”被安放到位,进行初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