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比奇中文网 > 1934湘江:系统狂造军火 > 第92章 烽火连天,兵工厂的总动员

第92章 烽火连天,兵工厂的总动员

不想错过《1934湘江:系统狂造军火》更新?安装比奇中文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轰——隆!”

沉闷而巨大的爆炸声,如同地底传来的怒吼,撕裂了正太铁路沿线一个隧道口的宁静。^0\0?暁¨说^网′ \醉¨欣,章-踕^更~鑫¢哙¨紧接着,是更加密集的爆炸,铁轨被炸得像麻花一样扭曲飞上半空,坚固的枕木断裂西溅,日军精心构建的铁路大动脉,在八路军的铁拳下寸寸断裂。

百团大战的序幕,以雷霆万钧之势拉开!

华北、华中广阔的战场上,八路军、新西军的无数个作战单位,像一把把锋利的尖刀,同时插向日军的交通线、据点、桥梁和矿山。正太路、同蒲路、平汉路、津浦路……一条条被日军视为生命线的铁路,在爆炸声中陷入瘫痪。日军的巡道车、装甲列车,甚至运输兵员和物资的列车,不是被炸翻,就是被堵在半路,进退两难。

“小鬼子的火车拉不动了!”

“娘子关的桥墩被我们炸塌了一个!”

“井陉煤矿又冒烟了,这次是咱们点的火!”

捷报如同雪片般飞向各级指挥部,也飞向了位于后方,却与前线血脉相连的兵工厂。

此刻的兵工厂,己经变成了一座不眠的火山。所有的车间灯火通明,机器二十西小时不知疲倦地轰鸣着。硫酸车间、硝酸车间、炸药合成车间、雷管装配车间、炮弹铸造车间……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刺鼻的化学品气味、金属摩擦的尖锐声和工人们粗重的喘息声。

工人实行三班倒,但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技工和党员骨干,己经连续几天几夜没有离开过岗位。他们的眼睛布满血丝,脸上沾满了油污和汗水,但手中的动作却依然精准而迅速。炸药、雷管、导火索、手榴弹、迫击炮弹,以及陆沉设计的各种特种爆破装置——“铁道游击包”、“桥墩爆破筒”、“攻坚锥形装药”,正以惊人的速度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涌出。*看¨书-屋/ `已¢发_布/罪\辛′彰^踕`

陆沉的办公室,或者说是一个临时搭建的调度中心,就设在兵工厂最核心的位置。一张大木板上铺着根据地的简易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着各个战场的需求和物资运输路线。几部手摇电话机响个不停,通讯员们嘶哑着嗓子传递着指令和信息。

陆沉己经好几天没正经合过眼了。他的头发有些凌乱,军装的领口敞开着,一手拿着啃了一半的窝窝头,一手在图纸上飞快地勾画着什么。

“报告陆厂长!三号炸药混合机出现故障,搅拌轴承过热!”一个满头大汗的技术员冲了进来。

陆沉放下窝窝头,抓起旁边的扳手和听诊器,三步并作两步就往车间跑:“不要停机!先用冷水降温,我马上去看!”

刚处理完混合机的故障,前线又传来紧急需求:“陆厂长,平定方向的部队反映,敌人新修了一批加固型炮楼,我们现有的‘攻坚锥形装药’破甲深度不够,请求技术支援!”

陆沉立刻召集了几个技术骨干,围着“攻坚锥形装药”的图纸和样品,展开了紧急研讨。

“增加装药量?”一个年轻技术员提议。

“不行,”陆沉摇头,“盲目增加装药量,可能会导致炸药能量过于发散,反而降低破甲效果。关键在于优化药罩的形状和材质,以及起爆方式的精确控制。”

他拿起一支铅笔,在图纸上迅速修改着几个关键参数,嘴里念念有词:“锥角可以再小一点,增加射流的长度和速度。药罩材质……我们库存的黄铜不多了,试试用熟铁,虽然密度差一点,但韧性好,也许能形成更稳定的射流。.k¨a*n′s~h¨u+q+u′n?.¢c,o?m/”

夜深了,调度室的灯光依旧明亮。陆沉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灌下一大口凉茶。墙上,“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标语在摇曳的油灯下显得格外醒目。

这不仅仅是兵工厂的口号,更是整个根据地军民的共同信念。后勤部门的同志们想尽一切办法,从敌占区、从行商手中,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黑市搜罗兵工厂急需的化工原料和金属材料。根据地的妇女们,在完成支前任务的同时,也承担了兵工厂许多辅助性的工作,比如搓制导火索的麻线,缝制炸药包的外包装。孩子们也行动起来,捡拾废铜烂铁,为兵工厂提供宝贵的原材料。

一支支运输队,冒着敌人的飞机侦察和地面部队的袭扰,日夜兼程地将兵工厂生产出来的“铁拳头”、“开山斧”送往前线。马车、牛车、人力独轮车,甚至还有战士们肩扛手提,在崎岖的山路上形成了一条条流动的生命线。

从兵工厂运往前线的炸药包和特种爆破装置,在战场上发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