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比奇中文网 > 1934湘江:系统狂造军火 > 第38章 弹药危机,复装线的紧急构建

第38章 弹药危机,复装线的紧急构建

不想错过《1934湘江:系统狂造军火》更新?安装比奇中文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高能炸药的分子结构和反应过程在虚拟空间中清晰呈现,他需要找到一条在现有条件下,能勉强制备出具有一定威力、同时相对安全的火药路径。这个过程充满失败,无数次模拟的小型爆炸和燃烧,消耗着宝贵的工业点数。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伴随着几次不大的炸响和呛人的烟雾,第一批用竹筒和纸张制成的“底火”样品被制造出来,同时还有少量颜色发黄、看起来不太稳定的“无烟火药”样品。

忐忑不安地,他们将这些样品组装到校正过的废弹壳中,制成了第一批复装子弹。

试验当天,003和002都来到了靶场。陆沉亲手将一颗复装子弹压入步枪枪膛。瞄准前方五十米处的靶子,他扣动了扳机。

“砰!”

枪声响起,虽然声音略微沉闷,但子弹确实飞了出去,准确地命中了靶子。

“中了!打中了!”围观的战士们发出了欢呼声。

003和002快步上前,仔细检查了弹壳和靶子。弹壳底部略有变形,但没有炸裂。弹孔虽然不如原装子弹那么规整,但确实是实打实的穿透。

“好!好啊!”003连说两个好字,虽然知道这只是初步成功,距离批量生产还有很远的路,但看到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陆沉和他的兵工厂能变废为宝,制造出能用的子弹,他心中充满了希望。

“陆沉同志,你们又一次创造了奇迹!”002也激动地拍了拍陆沉的肩膀,“有了这些子弹,战士们在战场上就能挺首腰板了!”

虽然首长们赞誉有加,但陆沉知道,这些复装子弹射程和精度都无法与原装相比,而且产量极低,稳定性也堪忧。特别是那少量无烟火药样品,更是危险品,远未达到实用标准。弹药问题只是暂时缓解,远未根本解决。

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前方。侦察兵传回消息,部队即将抵达乌江天险。敌人己在对岸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重兵把守,火力密集。如何突破这道天险,成了摆在红军面前最棘手的难题。而陆沉,也开始思考,自己手中的这些“土”技术,能否在这场硬仗中发挥关键作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