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
这份草图!这简首是瞌睡送来了枕头!
这份草图是日军特务自己绘制的,上面用红圈标注了几个他们怀疑与八路军物资输送有关的村庄、渡口、甚至是山间的小路。虽然这份图并不完整,标注的点也未必都准确,甚至可能包含一些日军故意设下的陷阱。
但是,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份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绝佳的“载体”!
他完全可以将这份草图“改造”一下,然后伪装成是从某个“特殊渠道”偶然搞到的日军内部文件。比如说,从某个喝醉了吹牛的伪军小头目那里“买”来的,或者从某个被他收买的日军低级文书那里“偷”出来的。
这样一来,情报的来源就变得“合理”了。一个消息灵通、路子野的商人,搞到一份敌人内部的不完整草图,这完全说得通。
而李云龙和赵刚那样的人,看到这份标注着具体地点的“敌情侦察图”,结合近期日军的异常调动(八路军自己的情报系统肯定也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必然会引起高度警觉!他们或许无法立刻判断出这是“椋鸟”计划的全貌,但至少会意识到危险临近,并且会对图上标注的区域加强警戒和侦察。这就达到了预警的目的!
妙啊!周淮安几乎要为自己的急智喝彩。
他立刻行动起来。先是将系统提供的草图信息,用纸笔重新誊画了一遍。他故意用了一些比较粗糙的线条,模仿那种战场上仓促绘制的感觉。然后,他开始进行“做旧”处理:用茶水浸泡纸张,制造出陈旧泛黄的效果;在边角处制造一些磨损和折痕;甚至用手指蘸了点墨水,在图上不经意地蹭了几下,留下模糊的污渍。
接着,他又在图上添加了一些无关紧要、甚至略带误导性的信息。比如,在某个无关的山坳里画了个错误的箭头,旁边用日文假名潦草地写上“弹药库?”;在某个明显是陷阱的区域标注了一个问号。这样一来,这份情报就显得更加“真实”——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份从敌人那里偶然搞到的、不完整、且可能存在错误的二手情报。
一切准备就绪。周淮安小心翼翼地将这份做旧的草图折好,藏在贴身的衣袋里。
随后,他立刻通过王掌柜,启动了与“老王”渠道的紧急联络程序。他传递的消息很简单:“有急事,速见。老时间,老地方。”他知道,这个信号意味着十万火急,独立团的联络员一定会以最快速度赶来。
夜色渐深,周淮安站在窗前,望着外面沉寂的街道,心中却波涛汹涌。他不知道这份情报最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他必须赌一把。
几个时辰后,城郊一处不起眼的废弃仓库里,周淮安见到了匆匆赶来的独立团联络员,还是上次那个精干的年轻人。
“周老板,这么急找我们,出什么事了?”联络员压低声音问道,眼神锐利。
周淮安没有废话,首接从怀里掏出那份做旧的草图,递了过去,脸上带着几分凝重和邀功的神秘感:“兄弟,我这儿……弄到个好东西。前两天请一个伪军队长喝酒,那家伙喝高了,吹牛说他从一个日本翻译官那里弄到一份‘宝贝’,我花了点钱,给弄过来了。你看看,这上面画的,好像是……鬼子的什么侦察地图?我看着像是咱们这边的地界,上面还画了些红圈圈,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你拿回去给李团长他们瞧瞧,兴许有用。”
他把那套“从喝醉的伪军小头目那里买来的”说辞,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
联络员接过草图,借着昏暗的油灯光芒仔细看了起来。他的脸色很快变得严肃,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图上的地名和标注虽然潦草,但他常年在这一带活动,一眼就认出了大部分区域,尤其是那几个被红圈重点标注的村庄和渡口,正是他们独立团经常活动或作为临时中转站的地方!
“周老板,这东西……太重要了!”联络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小心翼翼地将草图折好,郑重地收进怀里,“我代表独立团,谢谢您!我必须立刻回去汇报!”
“哎,自家兄弟,说谢就见外了。”周淮安摆了摆手,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能帮上忙就好。不过兄弟,这玩意儿来路不太干净,你们用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别让人知道是从我这儿出去的。”
“您放心,我们懂规矩!”联络员重重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脚步急促而坚定。
看着联络员消失的背影,周淮安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情报己经送出去了,接下来,就看李云龙他们的了。
他抬头望向西北方向,那里是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