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比奇中文网 > 亮剑:我在晋西北当军需官 > 第21章 地位稳固,风波暗涌

第21章 地位稳固,风波暗涌

不想错过《亮剑:我在晋西北当军需官》更新?安装比奇中文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第一批弹药秘密运回独立团驻地后,整个团部的气氛都不一样了。.咸+鱼!墈*书? *嶵*薪!漳_节,更.辛¨筷,虽然李云龙下了死命令,严禁对外声张,但战士们看着仓库里多出来的那些沉甸甸的“硬通货”,脸上的笑容是藏不住的。训练场上,战士们的口号喊得更响亮了,擦拭武器也更加用心,就连走路都仿佛挺首了几分。那是一种有了底气之后的踏实感,一种随时准备痛打小鬼子的渴望。

周淮安在新一团的待遇,也确实如李云龙所说,发生了质的变化。李云龙几乎把他当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不仅给他单独安排了一个相对舒适的窑洞,还真想给他配个警卫员,被周淮安再三推辞才作罢。伙食上,炊事班长老王也得了李云龙的“最高指示”,每次有点细粮或者缴获的罐头,总会给周淮安留一份。

团里的干部战士们,看周淮安的眼神也充满了敬佩和好奇。以前大家觉得他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有点“运气”,现在则觉得他深不可测,是个有大能耐的人。不少战士私下里都叫他“周财神”,虽然是玩笑,但也透着一股亲近和信服。

周淮安并没有因此而飘飘然,他深知自己的根基还浅,系统是他最大的秘密,绝不能暴露。他没有待在自己的窑洞里享清福,反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团里的日常事务中去。他会去训练场看战士们训练,偶尔指点一下文化课;会去伤兵营帮忙照顾伤员,用系统兑换一些廉价但实用的医疗用品,比如酒精棉、绷带等,当然,借口还是“老乡帮忙弄到的”;甚至会跟战士们一起抽旱烟、侃大山,听他们讲家乡的故事和战斗的经历。

他的谦和、细心以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见识,赢得了越来越多战士的尊重和好感。他用实际行动,一点点巩固着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位置,不再仅仅是依靠李云龙的看重。

李云龙对周淮安的信任几乎达到了盲目的地步。团里的作战会议,只要周淮安在,李云龙总会问一句:“淮安,你有什么想法?”虽然周淮安总是说“只是个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但他的发言往往能切中要害,或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李云龙受益匪浅。+w.a*n^b~e¨n?.^o*r+g.渐渐地,李云龙不仅把周淮安当“财神爷”,也把他当成了可以信赖的“智囊”。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或者需要动脑子的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周淮安。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像李云龙那样。政委赵刚,对周淮安的态度就微妙得多。

赵刚承认周淮安的能力,也看到了大批弹药给部队带来的好处。但他作为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和严谨原则的政工干部,始终无法对周淮安那神秘的物资来源释怀。这不符合组织原则,也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他没有声张,也没有向上级汇报,因为他知道,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任何质疑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矛盾,甚至影响到周淮安这个“宝贝疙瘩”的积极性。但他并没有放弃观察和了解。

赵刚经常找周淮安谈心,从理想信念聊到个人经历,试图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找到蛛丝马迹。

“淮安同志,上次你说你在北平读过书,家里是做什么生意的?怎么会想到参军呢?”一个傍晚,两人在驻地外散步时,赵刚貌似随意地问道。

周淮安的回答滴水不漏,完全按照他之前设定好的背景故事:“家里开了个小杂货铺,勉强糊口。日本人来了,书也读不下去了,看着国破家亡,总觉得读书人也该拿起枪,尽一份力。”他的语气诚恳,眼神坦荡。

“你的家人现在还好吗?在敌占区生活不易吧?”赵刚继续问,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周淮安的脸。

“托您的福,暂时还算安全。不过联系也不方便,只能偶尔托人带个信。”周淮安微微低头,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担忧和无奈。

赵刚沉默了片刻,换了个话题:“淮安同志,你见多识广,对当前的战局怎么看?”

周淮安知道这是试探,他没有夸夸其谈,而是结合根据地的实际情况,谈了些关于敌后游击战、巩固根据地建设的看法,既有理论高度,又不脱离实际。`如.蚊?蛧_ _追~嶵,新!彰!节\

几次谈话下来,赵刚发现周淮安这个人,逻辑缜密,知识面广,应对得体,几乎找不到任何破绽。但他越是这样完美,赵刚心中的疑虑就越深。他感觉周淮安就像一个精心构筑的谜团,表面看起来合情合理,但内里却隐藏着巨大的秘密。这种感觉让赵刚很不安,他决定,必须想办法弄清楚周淮安的底细,这不仅关系到周淮安个人,更关系到整个独立团,甚至可能是整个根据地的安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