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意愿的“内部人士”,这些元素在当时的复杂环境下并非不可能。而“只认钱”这一点,也解释了为什么需要银元,并且暗示了交易的性质。
“上次那门炮和弹药,几乎花光了我所有的‘活动经费’。”周淮安露出为难的神色,“而且动静太大,差点暴露了关系,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再弄到武器了。”
赵卫方闻言,眼神黯淡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我明白,安全第一。那……药品和粮食呢?这些东西目标小一些。”
“药品和粮食,风险相对小点,但同样需要钱。”周淮安看着赵卫方,“指导员,不瞒你说,我的渠道其实能搞到更大宗的物资,比如咱们根据地奇缺的盐、布匹,甚至一些西药和特定型号的子弹。但是……”
他话锋一转:“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远远超过我个人能承担的范围。而且,零敲碎打地买,效率低,价格也高。如果能有稳定的、大笔的订单和资金支持,对方才愿意冒更大的风险,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和更紧缺的物资。”
“大宗物资?盐?布匹?”赵卫方眼睛猛地亮了起来。这两样东西对于根据地来说,简首是战略物资!盐关系到生存,布匹关系到军服、被褥、绷带……如果能稳定获得,对部队的帮助将是难以估量的!
但他随即又冷静下来:“可是……我们哪来那么多银元?部队的经费非常紧张,大部分时候都是靠缴获和根据地老百姓支援……”
“我知道部队困难。”周淮安接口道,“资金方面,我可以先想想办法,比如……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情报,帮助部队搞一些‘额外收入’?或者,我自己先垫付一部分,展示一下渠道的诚意。”
他看着赵卫方,抛出了自己的条件:“但是,指导员,我的这个渠道能量很大,只为咱们一个连服务,有点屈才了。而且很多大宗交易,也不是咱们连一级能决定的。我希望……能不能请连里向上级反映一下情况,比如……引荐我到团部?让我的渠道能为更大的范围服务,也能争取到更高级别的支持和资源协调。”
赵卫方心中剧震。周淮安的提议,信息量太大了。帮助部队“搞钱”?引荐到团部?这己经超出了一个普通战士的范畴。但他仔细一想,周淮安说得有道理。他的能力和渠道如果能得到团一级的重视和支持,发挥的作用确实会大得多。而且,周淮安己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价值和可靠性。
赵卫方看向不远处的李峰,李峰显然也听到了他们的部分谈话,正若有所思地望着这边。赵卫方朝他点了点头,然后对周淮安说:“淮安同志,你的想法……很大胆,也很重要。我和连长商量一下,会慎重考虑,并尽快向上级汇报。你放心,你的功劳,部队不会忘记。”
周淮安松了口气。第一步,算是成功迈出去了。只要能接触到更高级别的指挥员,他的系统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取更多的资源,也能更快地积累银元,应对未来更严峻的挑战。
没过两天,上级的命令就传达下来了。由于在此次反扫荡作战中损失较大,上级命令他们连暂时撤出战斗,前往几十里外的独立团团部驻地进行休整、补充和整编。
接到命令时,李峰和赵卫方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了然。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休整,更是周淮安的机会来了。
“淮安同志,”出发前,赵卫方找到周淮安,拍了拍他的肩膀,“准备一下,到了团部,可能团长和政委要亲自见你。”
周淮安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期待。独立团,那可是李云龙……呃,不对,这个世界的独立团,会是什么样子?团长和政委,又会是怎样的人物?他的“大买卖”,能做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