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荡”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水面,在连队驻地激起了层层涟漪。+芯·丸*夲`鉮′戦* /芜.错·内~容+原本相对轻松的休整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紧迫感。战士们脸上的笑容少了,训练时的口号声更加响亮,眼神里多了几分警惕和坚毅。
连部的窝棚里,李峰连长和赵指导员摊开一张简陋的军用地图,眉头紧锁。地图上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己知和猜测的日伪据点、我方活动区域以及可能的转移路线。
“分区通报说,这次鬼子集结了至少两个大队的兵力,还配属了炮兵和伪军,看架势是想把咱们这块根据地彻底梳理一遍。”李峰连长用粗壮的手指在地图上划拉着,声音带着几分沙哑。
“两个大队……再加上伪军,兵力是我们的好几倍。硬拼肯定不行。”赵指导员推了推鼻梁上那副有些歪斜的眼镜,“关键是,我们现在还不清楚鬼子的主攻方向和具体行动时间。情报太模糊了。”
周淮安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知道,对于缺少侦察手段和情报来源的八路军来说,每一次反扫荡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而他,理论上拥有着这个时代无法比拟的“外挂”——系统。
他立刻沉入意识,再次查看系统界面。他希望能找到首接购买情报的选项,但“情报”类商品大多处于灰色锁定状态,或者价格高得离谱。比如一份“指定区域日军兵力部署(初步)”就需要高达300银元,他根本负担不起。
不过,在黑市的角落里,他发现了一些新解锁的、价格相对“低廉”的物品。`l~u¢o′q¨z,w_..c+o/m~比如“简易信号镜(可折叠)”需要10银元,“微型望远镜(4倍)”需要15银元,还有一些“无线电真空管(老式)”、“加密电码本(初级)”之类的零件或资料,价格在几十银元不等。这些东西虽然不能首接提供情报,但似乎为未来的侦察和通讯提供了一丝可能。
“还是得搞钱……”周淮安心里叹了口气,余额依旧停留在可怜的个位数。
看着李峰和赵指导员越来越凝重的脸色,听着他们讨论着各种可能性,分析着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山路的利弊,周淮安知道自己不能再坐等了。即使系统现在无法提供精确情报,他也必须尝试做点什么。
会议的间隙,周淮安鼓起勇气,走上前去。
“连长,指导员,”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而有把握,“关于鬼子的动向,我……或许可以试试通过我的那个……渠道,打听一些消息。”
李峰和赵指导员同时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他。
李峰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但更多的是疑虑:“淮安,你的渠道……可靠吗?现在情况紧急,可不能出半点差错。而且,太危险了!”
赵指导员则更加谨慎:“淮安同志,你的心意我们明白。但是敌占区现在肯定是戒备森严,你的‘联系人’如果活动,风险非常大。我们不能因为获取情报,而让你或者你的同志陷入危险。”
周淮安知道他们的担忧。他斟酌着措辞:“连长,指导员,请放心。我不会亲自去冒险。我的‘渠道’有他们自己的办法,可以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收集一些信息。¨丸\夲+鰰\颤¨ ·芜\错¢内·容^当然,现在风声紧,能打听到多少,打听到的是真是假,我也不敢保证。但我想,多一条线索总是好的,哪怕只是些零碎的消息,或许也能和其他情报相互印证。”
他特意强调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既是为了管理期望,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系统的秘密。
李峰和赵指导员对视了一眼。目前他们确实急需情报,哪怕是模糊的线索,也可能帮助他们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最终,李峰一拍大腿:“好!淮安,那就拜托你了!但是,你一定要记住,安全第一!有任何情况,立刻汇报!不要勉强!”
赵指导员也点了点头,语气严肃:“我们会安排人手,在你需要‘联络’的时候,在附近提供策应和警戒。但核心的联络,我们不参与,也问。这是对你和你的渠道的保护,也是纪律。”
周淮安明白他们的意思,点了点头:“谢谢连长,谢谢指导员,我明白。”
得到允许后,周淮安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决定再次利用系统的“货币兑换”功能,尝试模拟更大规模、更接近情报中心的交易,看看能否“旁敲侧击”地获得一些信息。
他打开系统,选择了“货币兑换”,目标地点设定为附近最大的日军据点——平安县城。他尝试模拟用价值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