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东林党
“不许世家门阀相互通婚,这便相当于斩断了各个世家的联系,让其不再是铁板一块,可以让武则天分而化之!”
“除此以外,为了尽可能多的拉拢支持者,武则天还加大了对于寒门庶族的扶持力度,在原先科举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立了殿试。¢d·a¨n_g′y`u′e`d?u`._c¢o¢m′”
“由皇帝本人亲自考核选拔人才。并增多了考试科目和录取人数,使得大量有才干的寒门子弟得以进入朝廷当中,这虽然是无奈之举,毕竟她得位不正,加上自古以来也没有女性称皇的传统,朝中跟本无人支持,所以她只能启用寒门子弟!”
“但是此举,也确实是压制了和削弱的世家门阀的权利,通过对于士族门阀的打击,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士族门阀数百年来编织的阶层壁垒,为无数寒门子弟的阶层跃迁带来了希望,赢得了占据绝对多数的寒门庶族的真心拥护。”
“尽管是武则天在位期间,朝堂中因寒门和世家相互之间争斗不断,但这种争斗反而让百姓得了实惠,这也才有了后来开元盛世的基础!”
周远侃侃而谈,朱元璋则是听的连连点头。?)?兰[!兰*=?文?×&学/ ?首·&^发+
以史为鉴,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对这四个字的感悟是越来越深。
便如这世家门阀的问题,朱元璋这便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犯下的大错,那似乎就是封爵封的好像太多了。
细数开国皇帝,似乎唯独数朱元璋最为大方,一口气封了六十六个爵位。
这六十六个爵位当中,有真材实料的如李善长、徐达、刘伯温还有汤和李文忠等人加起来也不超过十指之数,而剩下的基本上全都是滥竽充数,能混到这个地位全靠跟朱元璋跟的早。
现在的朱元璋,当真是半点没有想要杀开国功臣的意思,就连方国珍这种两面三刀的小人,他都依旧只是架空了实权,给个虚职供着他。
毕竟现在老朱还能压得住他们,也相信未来的朱标同样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朱元璋很快便想到,他可以,朱标也可以,那再下一任的皇帝呢?
这么多开国功勋,现在是似乎不成气候,可只怕用不了百年,这些功勋就会变成一个个的世家门阀。?·¢咸,,·鱼[$看?_`书¤ ′ˉ免?费$e阅ˉ}读a:
历史中朱元璋在末年大开杀戒,未尝不是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但是现在的朱元璋虽然是提前看出这一点,但是依然并未生出直接大开杀戒的想法。
其一自然是现在的大明还需要这些人,而其二则是朱元璋有底气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给朱元璋这个底气的,毫无疑问就是周远了!
此时听周远讲完,朱元璋立刻便想赶紧回宫,下发几道诏书,首先当然便是立刻重开科举,重新培养一批出身寒门的大臣,其二便是要削减功勋权利,并且禁止相互之间的通婚。
只不过朱元璋又觉得不够稳妥,所以便又多问了一句道:“周先生的意思是,这世家在唐朝时便已消失了,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未曾出现过?”
袁杰听了这话顿时心中一紧,下意识的看向周远,却见他笑道:“怎么可能,门阀世家千年积累,自然也不乏聪明之辈,当他们发现皇权容不下他们时,便又换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那便是地主乡绅!”
这话一出,袁杰整个人的身子都在颤抖,因为他清楚,周远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他袁氏几经衰落,宋时就开始数代未曾有人入仕,元朝时,科举时开时不开的,蒙古人也根本不会将真正的大全下放,渐渐的袁氏一族就开始寻找了新的出路。
到了现在为止,别说是小小一陈郡,就是整个豫南都有五分之一的土地是他袁氏一族所有。
而朱元璋听到此处,果不其然便是眼神一眯,毕竟是听过了周远土地论这堂课的,朱元璋对于土地现在可以说是格外的敏感。
更何况世家本就是朱元璋的心腹大患,如今有何土地沾上了干系,心中已经是起了杀心。
可是此时周远的话根本没有说完,当周远说完后,朱元璋差点整个人陷入了暴怒的状态。
“这些世家们手下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同时他们还吸取了教训,不再自己入朝为官,反而是培养那些寒门子弟,免费提供教育资源,而后让其参加科举,待得中了举,立刻便将家中女眷嫁过去!”
“因这些乡绅地主多聚集在江南,有他们资助的寒门学子也多出身在江南,这些人渐渐的便聚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