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面前的,还有更重要的目标:大桑城!
别忘了,朝仓家入侵美浓的合法理由、就是拥立土岐赖纯、让他成为新的美浓守护。!x!i?a/n-y.u′k~s¢w¢.¢c!o~m′因此,在打下大桑城、抓住土岐赖艺之前,他们都不可能继续挥兵南下、继续来找自己的麻烦!这样一想,只要大桑城还在土岐赖艺手中,朝仓家的主力就不可能、也没理由直接扑向稻叶山城!这一下,林政如拨云见日般、彻底的松了一口气:时间上,他至少还有四个月的缓冲时间;路线上,只要守住加纳山城、井之口城跟大桑城,他就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在这宝贵的几个月里,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呢?正想着,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如同冰冷的匕首般扎入他的心口——他没有足够的兵力!朝仓家自不用说,他们几次与加贺一揆开战,都集结了超过两万大军,就算长途跋涉、至少也能出动三四千;而织田信秀呢?历史上、他几次入侵美浓的时候,最少也有三四千、多的时候甚至上万!这也意味着、林政至少需要面对三四千人、多则五六千、上万的敌军,而他手中…有多少人呢?借来的僧兵六百多,七拼八凑的手下也是六百多,再算上日比野清实等人的兵力,满打满算不足1800人。就这,还得守住稻叶山城、加纳山城、井之口城跟大桑城这四城之地,而且没人知道、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这还怎么搞?就拿这“御恩奉公”制度来说,织田信秀、朝仓家不能无休止的征召部队,放到他身上也一样!武士们受限于农事、征召农民足轻的速度极慢,而且战斗力堪忧,根本派不上大用场;至于临时征召的豪族部队?他们同样受制于农时,可及时征召的武士郎党们、又人数相当有限…怎么办呢?林政眼珠子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手指无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答案只有一个——建立一支不受农时束缚的、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常备军! 可世人都知常备军的好处,为何却不见几个大名、真的维持起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呢?原因也很简单:战争也需要计算经济账。要组建这样一支常备军,兵源从哪里来?军饷谁来出?武器具足谁来管?他们的家眷又如何安置?再想想,原历史上、织田信长早期也只能维持七八百人的常备军,自己又拿什么养这上千人的常备军呢?唉…摇摇头,林政继续朝偏殿走去。然而,就在院子门口时,他却意外的看到…两个僧兵。僧兵!对呀!僧兵!自己怎么忘了?这些僧兵不就是天赐的常备军吗?!!想到这里,林政眼中瞬间绽放出光芒:首先,僧兵就是极少数的、全天候服役的兵员。这些人依附于寺院,而寺院本身、就是他们的“军营”和“后勤基地”;只要寺庙的米缸不空、香火钱不断,他们就能常驻寺中,也无需春耕秋收,可以随时听候调遣!其次,维持这些僧兵、本身也没有多少成本。一来,寺院本就不给他们支付固定的俸禄,而林政?更是可以连军粮都算在寺院头上;二来,僧兵本就有自己的“生财之道”,他们借“护法”、“祈福”、“除魔”之名,行收“保护费”、敲诈勒索甚至武装劫掠之实;论“创收”能力,这些人不但足以养活自身,甚至还能反哺寺庙,比吃草挤奶的牛还划得来!其三,僧兵没有什么家眷,自然也不用安置!要知道,底层僧兵多为流民、破落户、甚至是通缉犯,这些人不是孑然一身、就是早就抛妻弃子了;至于少数有地位的高级僧兵,他们倒是拥有妻妾财产,可他们赚的钱也多啊?哪还需要林政去操心这事?这一刻,林政越发确信、如果能把这些僧兵都转化为自己的常备军,那自己绝对可以所向披靡、横扫天下!可问题又恰恰出现在这儿:他凭什么、让这些僧兵听话呢?一来,这些僧兵都是桀骜难驯、难以管束的主。由于他们的“雇佣兵”性质,连管他们吃饭的佛爷们都管不了他们,林政又拿什么去管?没错,他也确实管住了城田寺的那群僧兵,可这是他用六七百人去管住一百多人;如果他把管辖的范围扩大到五百名鹭山寺的僧兵身上、甚至是更多的僧兵身上,他还管的过来吗?二来,僧兵们大都素质低下,是典型的乌合之众。这些人或许有几分蛮勇,但毫无纪律可言;让他们打架斗殴、恃强凌弱还行,可上了战场、就知道一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