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觉得自己这个二儿子媳妇,真是蠢到没法救药了。
鉴于她今日的表现,贾老太太都已经开始慎重考虑,要不要干脆就让这个蠢妇“病逝”算了。虽然说于名声上有损,但好歹落个清静不是。总比现在这么不停惹事儿的好。说来说去,也是她对不住政儿,竟给他选了这么个糟心的媳妇儿。当初要不是老国公爷说什么“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须得代代联姻才好,非得要从王家选个媳妇,她怎么会选了王氏这么个蠢妇做最疼爱的小儿子的儿媳妇呢。况且,当时她这个当婆婆的虽然对王家女不是特别满意,但那个时候几回相看着下来,这王氏虽然看着不甚聪明,但明明还很是端庄守礼的。怎么到了她们家以后,愈发地蠢笨了起来了呢若光是蠢笨还倒是好了。偏偏那心还比谁都大。不但在家里头折腾那点子账本钱款,还总想着掺和别人家的事儿。看看她招惹的都是谁家吧。林家也好,甄家也罢,那都是能招惹的起的人家儿么说是败家的根本,也不为过了。只是,现在说这话,已经嫌晚了点儿。再怎么愚不可及,这王氏嫁进来也已经二三十年了。儿女都已经生下了三个,这些年来该惹出来的事儿,也早就惹出来了,想要再弄死她也来不及了。凤丫头倒是不错,可惜这几日身子太重,又是头胎、金贵的紧,根本帮不上手。再者说,凤丫头虽然好,但到底也是这蠢妇嫡亲的侄女儿,若是寻常的事儿,还好说上两句。 轮到这姑母又是婶娘的事儿上,她倒是怎么说都不大合适了,便就是没有身子,也是帮不上忙的。且,凤丫头说到底也还是出身王家的。即便这几年看着她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苗子,但论起资质手段来,比起林家的这个还不满十岁的、她的嫡亲外孙女儿黛玉还是差了些。可惜,黛玉的年岁还太小,即便是能够如愿配给了宝玉,也还要等个四五年。如此青黄不接的时候,一个两个地都指望不上,说不得便只有靠她这把老骨头再撑上几年了。至于林家姑爷说的那个什么黛玉已经定了人家的事儿。只好去骗骗外人罢。别的不说,便是当时林家姑爷说这个事儿的时候,自家闺女贾敏那个表情,那明显就是事先完全不知情的模样。这个说法儿不过就是糊弄人的罢了。只不过,婉拒也是拒,总得想个法子,让这个事儿成了才好。前两年,黛玉往宫里头去的时候多,她心中还琢磨着,说不准这个外孙女儿也是被皇家的人瞧上了。恰好今儿元春已经封了妃,倒是将黛玉从诸皇子的正妃、侧妃候选中给摘了出来——元春既然已经正式册封了,那便是诸位皇子们的庶母,再怎么不讲究,也断没有娶了庶母的妹妹做媳妇儿的道理。何况,那可是皇家。再讲究不过的地界儿,避讳还来不及,更不要说什么上赶着犯忌讳去了。故此,虽然元春失去了皇子妃的位置,但倒是为宝玉的前程多谋了条路。所谓福祸相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不过如此了。既然元春已经是如此了,那她倒是可以考虑如何将宝贝外孙女和宝贝孙子送做堆了。不过转瞬之间,贾老太太心里头已经转过了这么多的念头。最难得是,她的面上自始至终都还维持着十分得体的慈爱表情,任谁都看不透她到底在想些什么。原本她也可以继续做一个慈祥的老太太,深不可测地继续观察场上诸人的。不过这会儿见到王夫人实在是要弄得无法收拾,她便只有出手了。然而即便是心中抑郁到要吐血了,她也是带着微笑,十分自然地接过了话头道:“玉儿好伶俐的舌头,这茶是宫里头赐下来的,可不是再好没有的。你二舅母平日里可舍不得拿出来的,今儿咱们娘儿几个,可是沾了诸多贵客们的光了。”贾老太太既然出了手,大家当然也就不好再站干岸看热闹了。能在京城里头混得开的豪门女眷们,哪里有几个蠢的呢。今儿再怎么着,也是贾府大姑娘的喜事儿不是。虽然说,是老皇帝册封的,多少不如指婚来得鲜亮。但他老人家老当益壮,若万一这一位贾大姑娘是个有造化的,还说不好以后会是个什么样儿呢。机缘巧合了,幼子登基什么的,也不是没有过先例。前朝圣祖皇帝的事儿,不就是个例子么。焉不知,咱们的万岁爷,就不是另一个圣祖呢。何况,她们本就只是看看热闹,大家同为京中豪门,根基虽然有深有浅,但是同在京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