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交往。
更何况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林如海这一贬官,原来同他亲密无间的同袍弟兄、以及和贾敏如胶似漆的闺中密友们一时间也自动都跟林家断了来往。这么一来,不但花销少了不少,也不必专门备着人伺弄那些花儿、果儿、茶水、点心并暖阁、花厅了。林家人口本就简单,这一回连原来妆样子用的那些排场都不用了,只需要留下家中实际需要的人手便已经足够,故此,真正需要的人也就很少了。当然,如何处置多出来的那些人,也是一门学问。幸而当时筹备御史府邸的时候因为人手不足,很多外院伺候着的都是寻的维扬当地人。既然林家要迁到江都去,那代钰索性便就立时放了他们归家,并未带到江都来。还有些是贾敏从都中贾府带来的老人儿,代钰便扯了贾敏的幌子,说念在他们常年在外,劳苦功高,便打他们回了都中跟家人团圆去了。更有一部分是林家从姑苏带过来的,林如海也同意代钰给了钱帛好生把他们遣回姑苏老宅去了。 如此一来,知府衙门虽然比维扬的御史府第小了不少,但是因为精简了不少人口,倒是显得比原先还要宽敞了。当然,对于代钰来说,心中更是松快了不少。因为只有她同贾敏知道,减少的那些人里,除了少数几个年纪大些的,当真是送回去养老之外,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各个派系派来的“钉子”。林家虽然现在看着不显,但是到底是百年大族,兼之林如海一直受圣人器重,被清流一派推崇,若是能拉拢了林家,那于皇位的争夺上显然便增加了一大砝码。因此众派系都想着拉拢林家,同时也怕林家被别人拉拢了去。由此一来,家里头的钉子暗桩们简直就不要太多。好在借着这一次林如海被贬的事情,趁机把大部分的脏东西都扫除掉了。没有了那些牛鬼蛇神们来碍眼,代钰觉得一阵轻松,接下来第二件事,就是要调养一家子的身体了。不知道是遗传还是什么原因,他们一家子的体质真是不一般的差。幸好有代钰那药剂在,每天不间断地寻找机会给全家人加料,贾敏和林如海的身体虽然没有见好,但也没有更坏。她自己因着有意识地喝药和锻炼,算是在慢慢恢复中,勉强算是有一定的效果。这么看来,全家人里,倒是只有她的小弟,对这药剂的吸收力最让人惊叹。短短几个月里,他就由个看着活下来都费劲的小婴儿,变成了个粉嫩白胖的肉团儿,连哭的声音都比之前要响亮多了。只是有一样不好,那就是到了快周岁的时候,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居然就是“姐姐,药苦。”第三件事情,便是代钰借着给林如海送药的功夫成功混入了书房,开始了“父女共读书”的天伦时光。当然,享受这种父女天伦之余,代钰还是在顺便收集相关的信息的。虽然现在还不到她显露这方面能力的时候,但早点准备总是没错的。至少要先弄清楚他们一家子站的队在哪一边儿,免得到时候抓瞎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林如海被贬官这事儿让很多人放松了警惕,代钰把这几件事情办了之后,短时间内还就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做了。精神上放松了下来之后,时间过得就愈显得飞快。几乎就是一晃眼的功夫,林家在江都安顿下来已经有大半年了。代钰已经满了四岁,林默玉也快一岁了。林如海的政务早已理得井井有条,这年冬月,眼看着衙门无事,江都百姓安稳,他便起了心思,想出去走一走。知府乃是一府的父母官,扬州府管着三州八县,占地颇广。虽然府衙在江都县,但其他的几个州县,林如海却是极少有机会去的。作为一府之主,连本地的地皮都没踩熟,还谈什么“为民父母”。林如海虽然是科举出身,但也并不是那种读死书的,也很是讲究“理论联系实际”的。他关注的也不光只是锦绣文章,更多的还是国计民生,故而才能在一榜举子中脱颖而出,被圣人相中,委以重任。此刻,他虽然是个“被贬”的身,却还是那颗“清流”的心,便想着趁此机会,去各个州县看看,“微服私访”一番。当然,既然是想要“微服”,就不能用官家的名义,他选的名号也是十分之好的,那便是要回姑苏老家祭祖。姑苏离着扬州有好几百里,走水路最是便宜,且途中恰好经过扬州府下辖的好几个州县。若是要去走走看看,那实在是再方便不过了。林如海敲定了这个方案,跟上峰报告了一番,毫无悬念地获准,很快便就准备出了。不过既然是要祭祖,那么全家人自然是都要去的。于是代钰便同才满一岁的小弟一起被打包装上了去往姑苏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