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148 恩人
◎磕头!拜谢您的救命之恩。◎
对於自己认定的人, 贾敏一贯是很热心的。
所以甄英莲的婚事也一直被她放在心上。
虽然说这小姑娘年幼时候有那么一段儿凄惨的遭遇,很是让人同情,但是在江南本地, 还是会被人当成异类指指点点的。
哪怕是在现代社会也是一样。
女子的名声总是会被各种苛责, 明明是受害者, 在世人眼中还是“失了清白”的残次品了。
贾敏对此十分同情,也征求过林如海的意见,夫妇两最后决定由贾敏出面,来把封氏母女安排好。
毕竟摊上了那么一个狠毒的爹和不负责任的老公,封氏已经很惨了, 不能让她唯一的女儿再受到什么不该承受的委屈。
如果老家那边儿都知道小英莲小时候被人拐卖过,那没事儿,咱们换个地方不就得了。
正好因为林如海高升,莫郁进了宫当差, 林家全家搬到了京城,那么封氏和甄英莲肯定也就顺道跟着到京城了。
到了京城, 再带着小英莲跟小黛玉一起出去交际一番,打入京城的权贵圈儿,给小英莲相看一个不错的夫婿, 这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贾敏打着这个主意, 便就对封氏她们母女俩回到老家封家庄给封老头办丧事儿的进程很是上心。
正好林如海和莫郁都陪着康师傅南巡了,怎么都会路过苏州, 那可不就正好顺路了。
林如海将这个事儿简单跟莫郁讲了几句,莫郁就懂了。
原来是为了这个。
他一边儿感叹自家父母真是菩萨心肠,一边儿也忍不住感叹起这封氏夫人和甄英莲也算是苦尽甘来, 时来运转了。
既然贾敏揽下了她们母女的未来, 让林如海跟他父子俩做一个跑腿儿办事儿的工具人, 也没有啥问题。
莫郁痛痛快快地接了这个活儿原本以为是个简单的活儿,没想到这个活儿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省事儿。
这封氏夫人不愧是读过书的,性格又好,虽然一开始十分紧张拘谨,但很快就接受了莫郁,对他也愈发慈爱起来。
甄英莲的性格就更是有些偏向内向羞涩了。
好像她在小的时候就是个安静的孩子,安静并且爱笑,甚至还得过贾雨村的夸赞来着。
就连被人抱走了,也不过就哭了几声,然后就乖乖听话丶让干啥干啥了。
这倒也不是说她的性格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只是她知道闹也没有用,反倒还会招来一顿或者是很多顿毒打,那就还是不哭不闹,先活下来要紧。
不知道她在被拐卖的那几年里,有没有想念过家里的人。
反正原着里头,她再次出场的时候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年纪了。
当时的身份是薛蟠没过门儿的侍妾,虽然占着名儿,但是因为薛姨妈心软,觉得她年纪还太小,没有让薛蟠马上就霍霍了她。
后来也是正儿八经地摆了酒,才让她开了脸,正式纳了妾的,各种仪式都做足,但是也挽救不了她悲惨的命运。
那薛蟠没有得手的时候各种奉承丶赌咒发誓地要对她好,但是得手之后,也不过两三个月就把她看得跟“马棚风”似的了。
至於后来又娶了夏金桂丶纳了宝蟾,那就更是把这小丫头给抛在脑后了。
那个时候这甄英莲早就已经改名叫香菱了,听说这个名儿还是薛宝钗亲自改的,不过最后看,也并没有比她自己的本名儿好哪里去吧。
都是水生植物,还都是芳香丶美好的花卉,最后却都零落成泥,凄惨死去,果然是人间悲剧。
莫郁看着眼前虽然羞怯内向但是还是言语温婉丶举止得体的甄英莲,默默叹了口气,觉得回到京城之后,果然还是让贾敏好好给挑一挑,让这姑娘有一个好归宿吧。
至少这辈子别那么惨了吧。
莫郁本想着只跟封氏母女寒暄两句就走。
但是没想到封氏夫人这么客气,又是送他手工刺绣的书袋,又是招待他喝她亲自制作的清茶,实在是太热情了,便也就不好马上就走,而是坐下来小坐了一会儿。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来都来了,那不如还是把茶水喝了,坐坐再走。
没想到这么一坐,倒是又坐出些事儿来了。
他是那种想到啥是啥的人,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个心声外放让在场所有人都能沟通听见的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