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明一行人等了许久,也不见卫长老过来,便朝着山门走去。
到了地方,他们随意寻了个空地。 陈玉明、司徒辰、白紫依三人各自取出了布阵器具,在周身布下了一方丈许方圆的小绝灵阵。 现如今他们三人之中,一个修行火法,一个修行木法,一个则是冰法,而尸山之中充斥着阴煞之气,实在不合适他们修行。 因而他们只能先布下了阵法,将这些阴煞之气隔绝在外,而后各自在阵法之中安置了不下千枚下品灵石。 在炼气、筑基期间,修士修行通常是炼化与自身修行之法相应的灵气,不过若是到了金丹之后,自身龙虎交泰,浑圆如一,自是可以将其他属性的灵气,轻易地转化成自身所需。 不过这些事情,对于陈玉明等人还是太早了,现在只能老老实实地修行。 待布置好了阵法之后,陈玉明双手十指翻飞,结印念咒。 须臾之间,阵法一起,其中放置的千余枚灵石之中所蕴含的灵气,顿时被抽取了出来。 在这方寸之间,灵气滚滚如潮,如山岚晨雾,朦朦胧胧,直接将他的身形所掩去。 只不过因为各人所修之法不同,炼化的灵气自然也有所差别。 眼下陈玉明修行《丙火大日功》,自是需要炼化火行灵气。 这千枚下品灵石所蕴含的灵气,悉数化开之后,在其周边的温度陡然升高,如身在火中,凡人若是在这般环境之中,不消一时三刻便会昏厥过去,直至变成了一具枯尸。 不过陈玉明对此倒是只觉得有些燥热而已,他盘膝而坐,分别取出了上品养气丹、精元丹、凝神丹各一枚,吞入腹中。 而后又取出了一枚火行上品灵石,双手托举于丹田之处,随之一心二用,将近半心神凝于玄窍之中,在参悟内景的过程之中,运转功法修行,在吐纳之间将灵气一丝一缕地炼化成蕴含自身精气神的法力。 余下的一半心力,则是萦绕在周身数丈开外,注意着外界的风吹草动。 在修行界之中,唯有那些至少丹成一转,合适金丹期及更高境界修士所用的丹药,方才算是登堂入室, 至于合适炼气期、筑基期层次修士服用的丹药,诸如养气丹、精元丹、凝神丹、黄芽丹等等,在修行界中基本都是一些不入流的货色。 不过眼下对于陈玉明等人而言,这些基本没有丹毒的上品丹药,已经最是合适他们了。 通常来说,炼气期修士之中,若是散修,没有靠山也没有关系,凭着自己的天赋与努力,一般能接触的丹药,绝大多数都是下品。 丹药之所以下品,绝大部分是因为炼丹师在炼制之时,某一步出了差池,或是在萃取药物上,或是在火候上,或是在君臣佐辅上。 最后他们为了加以补救,只能强行剔除损坏的部分,将剩下的勉强成丹。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所导致,如此所成的下品丹药,其中自是不免有些杂质。 若是修士长年累月服用此类丹药,这些杂质盘踞在体内不及时清除,便会堵塞经脉,影响气海丹田,这就是丹毒。 当然散修通常囊中羞涩,身上的灵石没有办法支撑自己日日服丹,因而也不会有如此隐患。 不过若是宗门外门弟子或是大家族子弟,他们虽然也只是炼气期修为而已,可却能通过宗门或是家族,付出与散修同样的时间与精力,得到数倍之多的回报。 这些人手头上的灵石不少,足以让他们两三天便能服用一枚丹药以助修行,因而急需品质更加纯粹的丹药。 不过就算如此,这些人也只能得到中品丹药而已。 毕竟上品丹药除非是自己炼制,不然很少流出在外。 这些药力极为精粹的上品丹药,最后十之八九都会落在陈玉明这些金丹乃至元婴亲传弟子手中。 从修行伊始,在炼气期之时,各人之间的待遇已是充满了参差。 诸如陈玉明等人思量着还得在这尸山待上十余天,为了能使自身安心修行,不惜耗费千余枚下品灵石构建一个合适的修行环境。 对于他们而言,这种事情只是寻常罢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 但是对于寻常散修而言,若是通过正常途径,他们想要赚取千枚下品灵石,也得花上大半个月之久,因而恨不能将一枚灵石掰成两半花。 毕竟这些炼气散修,获取灵石的门道实在不多,如若自身没有涉略掌握某一门修行百艺,也没有半点关系的话,那路子无非是那么几条罢了。 其一,便是以身犯险,入深山找寻灵药。 不过凡是上了年份的灵药,四周通常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