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还没化开,都浮在水面。
好在海水温度比较高,化的倒是也快,几分钟过去,最开始扔的那些就慢慢沉了下去。
颜大俊期间还特意去看了眼探鱼雷达,发现大鱼并没有离开,才出来继续扔小鱿鱼。
扔了一百多斤下去,水面上看倒是形成了个大窝链,水底就不知道什么情况了。
颜大俊回身检查了下放进海水内泡着的鲣鱼。
刚冰库拿出来冻的梆硬,鱼钩压根就戳不进去,只能先泡温暖的海水里化冻。
摸了摸,鲣鱼表面倒是已经化开,里面依旧还冰的。
颜大俊试着用钩子戳进去,表明比较轻松,深入里面就有点卡了。
颜大俊按了按,强行用钩子破开冷冻的肉层,最后成功挂上,钩尖从另一侧冒出了一点。
随后,他毫不犹豫的把钩饵给抛到了窝链这个位置。
鱼线放出一百二十米左右,这是大鱼活动的水层,目前并没有变化。
接着他就关上了线杯,然后调整了下卸力。
现在卸力他可不敢跟以前一样拉满或者留一丝,这次他卸力调整到了三十公斤,后续看情况再慢慢调整。
钩饵下去短时间内没有动静,这边渔船不少,鲨鱼倒也不多见,肯定被误捕了不少,所以不怕截胡。
不过窝链已经吸引了不少鱼,哪怕今天不钓大鱼,钓小鱼也能大赚一笔。
为了维持住窝链,把大鱼吸引过来,颜大俊继续慢慢扔着小鱿鱼。
过了三五分钟,颜大俊眼睛一缩,旁边的钓竿突然就弯了下去,幅度很大。
靠!
又这么大的?
颜大俊抓住鱼竿按住摇柄后,算是松了口气,还好,比昨天的虎鲨力道要差的远了。
但依旧不可小觑,因为这鱼的力道,感觉比他在国外钓的白鲟都大。
只是那鱼是淡水的,拉力冲击力比不上海鱼倒是情有可原。
并不是这鱼力道更大,就比那条白鲟更大,可能差不多,也可能小一些。
三十公斤的卸力,对这条鱼来说好像没感觉似的,鱼线飞快的被拽出。
颜大俊按了按摇柄,没出意外,根本摇不动。
不过他也没调整卸力,这个度似乎刚刚好,索性就让鱼先跑跑再说。
实际上就算上六十公斤卸力也没用,毕竟正常钓鱼,哪怕钓大金枪,这卸力也足够了。
六十公斤卸力钓鱼基本都是过剩的,只是造这渔轮的设计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作品遇到了开外挂的人。
竿子刚到手就是三千斤的虎鲨,第二条也不差,估摸着也有上千斤。
跟这种规格的鱼比起来,六十公斤的卸力就不够看了。
好在渔轮线容量设计的够大,若是五百米线容量,鱼这会刚好跑掉。
没错,几分钟,鱼就跑出了五百米。
看样子,好像不开船去追的话,三千米鱼线也撑不住多少时间。
但颜大俊出手了,三千斤的虎鲨他奈何不得,这上千斤的鱼难道还不行?
钓白鲟的时候,他身体素质可没现在强呢!
颜大俊立马爆发出强大的力量跟鱼抗衡,不过这力气他是逐渐增加的,主要是看看鱼竿的承受情况。
不过昨天的三千斤都承受住了,今天还真没啥问题。
所以颜大俊也就逐渐放心的跟鱼角力,让鱼的速度降下来,控制好鱼线的出线量。
就这么坚持了个把小时,颜大俊累的满头大汗,这次他又有了第一次钓大剑鱼的感觉了。
这次出海也是见诡了,老是让他怀念那条六七百斤的大剑鱼。
好在他的坚持下,鱼也累了。
第一波爆发成功结束,开始休息。
颜大俊呼了口气,看着鱼线慢吞吞的被拽出,他立马加了十公斤左右的卸力,然后快速转起了摇柄。
不知不觉,鱼就跑到了一千米开外,好在距离没昨天虎鲨跑的远。
趁鱼休息,他得赶紧多收点鱼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