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和宝钗都是熟悉的模样,唯有薛蟠看起来跟之前稍微有些不同了。
不知道是不是那天被五公主暴打,又被继皇后下了懿旨发配到姑苏读书的原因,他居然沉默了不少,不再跟之前一样聒噪发蠢了。
还别说,只不过是这么一点儿微弱的变化,他整个人就看起来顺眼了不少。
怎么说薛家的基因其实也挺好的。
那位早逝的薛公是皇帝身边儿的心腹近臣,听说素来有美姿仪的美名。薛姨妈虽然不是绝顶出众的美人儿,但也不算难看。
这样的父母肯定不会生出太难看的孩子。看宝钗就知道,正常的话,薛家的嫡系子女都应该是相貌姣好的。之前薛蟠之所以面目可憎,不过相由心生罢了。
只要薛蟠从今往后收收性子、读点儿书,培养培养气质,那也是个精神小伙儿,还是很有挽救回来的可能的。
紧跟着当地的官商及其女眷们也陆续到场送别,一时间甄家的花厅热闹得如同集市一般。好在话别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南巡团队重新启程,登上了回京的龙舟。
甄家老太太带着全体女眷在岸边相送,依依不舍。甄太妃站在船头泪洒当场,她年纪已经不小,这次离开金陵,恐怕此生都没机会再回来了。
在时间面前,过往再多的不快都烟消云散,甄太妃和甄家老太太上演姑嫂情深,很有点儿生离死别的意思。
不过就算再怎么不舍,该离开还是要离开的。
巨大的龙舟缓缓驶离了码头,甄家老太太却仍是不肯回去,仍带着全体女眷站在岸边挥手相送。
甄太妃也固执地静静伫立在船头,像是要把整个甄家、整个金陵的景色都刻在脑海里带走一样。
甄应嘉和当地的富商官员们自发护送,林如海等扬州的官员,因着本就要返回扬州,也是随着龙舟同行。
不过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甄家送到了镇江就被皇帝赶回去了——他也学着甄老太太跟皇帝来了一个君臣情深,两个年纪不小的老爷子彼此抱住痛哭还是很让人接受不能的。
林如海等人继续伴驾北上,到了扬州才告退。
贾敏跟袁春也是依依惜别,不过她有了英莲作陪,倒也不至于太过空虚寂寞——好歹这一回出去,不是一无所获。偶然出手多管了一次闲事儿,倒像是白得了个女儿一般。
最难得的是这英莲性子柔和,温婉聪颖,十分惹人疼爱,实在是让人不忍放手。
从金陵到扬州这几日的功夫,贾敏已经爱她爱得什么似得,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也已经把英莲当成自己的女儿养了。
袁春稍微问了两句寻找英莲生父母的事儿,果然如同预料中的一样,根本如同大海捞针,找不到什么线索。
莫非是那葫芦庙已经出了事儿?所以才找不到了?
而且那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也出现过了,那甄士隐不会已经被他们忽悠出家了吧?
那可就真的找不到了。
袁春心中虽然有些狐疑,但也不得不感叹,她跟贾敏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居然就能改变英莲的命运,这也是没谁了。
到底是因为这次南巡事件脱离了剧情导致产生了这么一个变故,还是因着这个变故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那就不得而知了。
只要目前看来事情是往好的方面发展,那就行了。
纠结那些有的没的有什么意义?真的有什么事儿,她反正也不会怕就是了。
看着贾敏和英莲脸上灿烂的笑容,袁春很快就放下了心中那点儿在意,她同贾敏郑重道别,请她务必好好照顾英莲,并且约定常写信联系之后,就返回了龙舟上。
因着皇帝要赶回京城过年,接下来的路程就加快了不少。路过很多地方的时候,皇帝甚至都不下船,也一直严令周边官员百姓不准沿河相送,避免铺张浪费。
从这一点上看,这皇帝也算是当得有良心了。
也就难怪,他后来选了最“勤俭持家”的老四继承他的皇位了——太子他们几个都太能花钱了。比他都能花钱,这还了得,还是选个省钱的好。
紧赶慢赶,他们这个南巡队伍终于在腊月二十五回到了京城。
从九月二十日出发,到腊月二十五回京,这次南巡总共用了三个月零五天,算是动作比较快的了。
主要是江南实在是太远了,若是下半年出发,一来一回,几个月就过去了,很容易就赶上过年,时间就显得非常紧张了。
寻常百姓人家,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