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和黛玉忙起身,将两人扶起,客套了几句,方才又说到以后的打算。两人自然还是盛情挽留的,但是同样的要离开,到了封氏的口中,却就变得十分合理和动人的了,她含泪道:“两位的盛情,原本难却,奈何姑苏乃妾身同英莲的故里,我们老爷昔日十分疼惜英莲,家逢此变后,他便心灰意冷遁入空门了,不想承蒙天恩,得回了英莲,倘若我们老爷因此而得以归家,倒也全了我们骨肉重逢之喜,妾身此生再无所求的了,故而不敢久留,他日如若得以团聚,阖家定当再来府上拜谢。”
林如海见封氏说到了甄士隐这一段过往,不禁十分动容,知道留也无用,感叹了一番,便也就罢了,黛玉却是舍不得邱凌,春纤雪雁几个也十分不舍,盛情难却之下,封氏便同邱凌在林府住了几日,到了三月初,方才依依惜别众人,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到得船上,挥别了众人之后,邱凌便同媚桃一道扶着封氏进了船舱,安顿好了两人之后,她才终于歇了一口气,准备去船头看看情况,刚出了舱门,就见船板上迎面转出来一个人,初时没有注意,等她看清了他的脸,却立刻就呆住了,他,怎么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各种泪奔~~
正文 51、来客
晨风微凉,江中泛起的薄雾有些迷了邱凌的眼,怎么会是他呢?别是看错了吧,她下意识地轻轻眨了眨眼睛又往对面看去,只见那船头甲板之上,迎风而立的,却正是余瑜,他怎地来了?这时节已经入了三月,看看地春试就要放榜了,紧接着就是殿试,他这个时候,怎么会跑来她返家的船上来呢?别是送行的时候没有下去吧?不是说,他在府中温书准备,就不来辞行了么?
她心中正在疑惑,那余瑜却已经看到她了,先是一愣,却立刻躬身施礼,恭敬地道:“见过甄大爷,不知此物可是大爷遗落的?”
乍然听到这个称呼,又见到他这个态度,邱凌感觉颇为别扭,特别是隐隐见到了他抽搐的嘴角,心中更是不爽,心道,有什么的,不就是为了出行安全换了身男装嘛,知道您老是循规蹈矩的读书人,理解不来,想笑就笑好了。
心里再不爽,目光却还是不由自主地往他手上看去,一见之下,倒是愣住了,这不是那一包临行前黛玉死活要塞给她的金银细软之物么?她再三辞谢不成,只有象征性地拿了一只最为素淡的白玉莲花簪,贴身藏了,其余的便原封未动悄悄塞回了黛玉的房里了。却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发现了,只是既然她已经这么强烈地表示不能收了,他们却如何又赶着送来了,这不是浪费感情么?
她这么做,倒不是说她品性多么高洁,不爱孔方兄这尤物,只是钱这个东西,她向来秉承着有多大碗吃多少饭的原则,不是自己的坚决不收。不求大富,只求够花。她自有她这些年来攒下的二十两银子的工钱,按照这个时代的消费水平,足够她们母女生活几年了,便是等她们到了姑苏,稳定下来,靠着剩下的银子再想些法子,置办置办点田地什么的,也够了,愈发可以安逸终身了。如此一来,其他的,多拿了也没有什么大用。
况且虽然说她和封氏现在远没有林府富足,但是怎么样也算是接近小康水平的,要那么多东西,反而是负累了,孤儿寡母加丫鬟三个女人,带着这一大包东西,那可不是什么让人有安全感的事儿,她那不过二十两的银子还被她化整为零,弄了几张银票分别藏在三人身上,贴身细细地收了,还另藏了些散碎银钱在顺手处,以备不时之需,又特意选了最素淡的衣服穿了,弄得封氏和媚桃忍俊不禁。一向活泛的媚桃这几天同邱凌混得熟了,知道她的性子比封氏更豁达爽朗些,愈发不见外,见她如此折腾,便也就忍不住开口揶揄道:“姑娘愈发地心细了,知道的是您在藏银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怎么着了呢。”
邱凌还没有接话,一旁的封氏见她如此却不知道怎么地盯了她一眼,倒把媚桃盯得僵了一下,想来封氏平日里是纵容她惯了的,这一眼却是有些不满的意思在里面了。邱凌这么一想心中倒是着实感动了一把,这半路认得便宜老妈,倒是真护犊情深,这媚桃已经跟了她半辈子了,到了女儿跟前,还是得靠边站,母女情深,不外如是。
媚桃那丫头顿了顿,终于还是没有说出什么不雅的话了,她脑子也转得快,立刻岔开了话题,说了两句笑话,自顾自捂着嘴笑了。邱凌也不以为忤,倒安慰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