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混乱局面,邱凌觉得很有必要给这妹子洗洗脑,于是借着给她整理披风的机会同她小声耳语了几句,安抚她不用太过拘谨。这贾府虽然是高门大户,与别家不同,但她们林府也是侯门贵族,并不差他们什么的,加上这回过来只是探望祖母,慰藉下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不日还是要回去的,要她且尽管放宽了心,轻松应对,莫叫他们看轻了去。
听得她这么说,黛玉深觉有理,当下轻轻点了点头,情绪慢慢地缓和了下来,那边府里的下人们也已经过来迎接了,邱凌于是系好披风的带子,轻轻地拍了黛玉的手,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笑容,待她彻底能够自然微笑了,便退立到一边,帮着几个仆妇将她扶上了轿。自己也上了旁边单给下人们预备的轿子,在繁华的大街上行了半日,便看到了那标志性的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和门上那面“敕造荣国府”的匾。
众轿夫抬着她跟在黛玉的轿子后面,进了西边角门,看着黛玉的轿夫换成了小厮,便跟着众婆子下了轿一道步行,跟着黛玉的轿子到了一道垂花门前,众婆子打起轿帘,她便迎上前扶着黛玉的手下了轿。
这荣国府确实是非同凡响,折腾了这半天才进得到内门,要见老太太还得再走,实在是很会给人心理压力的。邱凌靠近了看时,果然就见黛玉的一张小脸又多少有点僵硬,眉毛也微微皱起,一副全身戒备的样子,见她过来之后,方才略有放松,便轻轻扶住了她的手臂,在众婆子的簇拥下穿过了垂花门,又在游廊里七拐八拐地绕了一圈,过了穿堂,转过一座大插屏,在彻底转晕之前,总算到了地儿。迎面就见几个丫头笑着迎上来,说着客套话,一面已经打起帘子,往里面通传道:“林姑娘到了。”
邱凌便扶着黛玉进了房,还没有怎么样,就被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扑了个满怀,这一出“林黛玉见贾母”的大戏,就这么上演了,屋子里马上笼罩上了一层愁云惨雾,两个人一个没了娘一个没了娃,整整抱头痛哭了大半个时辰,才被大家劝住了。
跟着见过了邢夫人,王夫人以及李纨,然后是三春姐妹。王夫人很是雍容华贵,形容端庄,面貌却没有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虽然日后看来这位贵妇一点都不是白给的,但当时初见,却只觉得她生的是一副慈眉善目悲天悯人的好人模样。邢夫人虽然也插金带银的,但怎么都不够王夫人气场强大,不知怎的多少有点别别扭扭的样子。李纨倒是一团和气的,衣饰也很简朴,低眉顺眼的,看着很令人舒服。三春姐妹各具风韵,当真是对得起这望族千金之名。
黛玉一一见了礼,互相认识了一番之后,大家便纷纷落了座,丫鬟们奉上茶来,邱凌接过来递给了黛玉,便站在后面静静侍立着了。众人喝了几口茶,润了润口,便又开始聊起了黛玉之母贾敏的病逝始末,这话题虽然不好,但于情于理总是必须得提上一提的,结果,自然还是不免把史老太君又弄哭了一场,满脸疼惜地把黛玉抱在怀里感慨了一番。大约在黛玉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女儿的影子,老太太哭完了后,再看着黛玉的眼神儿就愈发的宝贝了。
众人好不容易把老太太的眼泪劝的停住了,于是赶紧转移话题,扯来扯去不知怎么地就扯到了黛玉的体弱多病上,这些豪门贵妇的谈话,看着普通,但是总觉得另有玄机,邱凌不甚感兴趣,黛玉倒是大体上可以应对自如,把那什么癞头和尚化她出家的事儿当个笑话讲了一讲,哄得老太太忙不迭地要给她配“人参养荣丸”,可谓十分得体了,这自然是各自生长环境的原因了。
邱凌在现世的二十几年过得是普通百姓的生活,过来这边在拐子家也是被圈养的日子,但是毕竟有着那么多年的人生历练,真要认真起来至少也能识破其中的两三层意思,可惜她不屑也根本懒得去听。而黛玉就不同了,她本来就是侯门千金,家里自然什么都见过,这种场面自然不在话下,只是,原本她可以如同三春一般承欢父母家人膝下的,现在倒落得个离乡背井、孤苦无依的状况,气势上就先自怯了,邱凌在旁边看着,就觉得她多少有点憋屈,心里不免又叹息了一声,只有打起精神认真围观,希望给她收集点有用的情报了。
说不了,后院中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伴随着那句著名的:“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群丫鬟婆子簇拥着王熙凤登场了。邱凌定睛一看,这凤姐儿果然是与众不同,身上珠光宝气、五颜六色的,装扮得竟然如同一株圣诞树一般,一时间屋子里顿时一扫之前的静穆,立刻有了生气儿,她一面心中觉得好笑,一面转过头去,果然见到黛玉也是一脸稀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