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比奇中文网 > 隆万盛世 > 1457再议宗室

1457再议宗室

不想错过《隆万盛世》更新?安装比奇中文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禄必不养廉啊。”

魏广德苦笑道,“都养不活自己,谁还能安心做官,朝廷又把养三班衙役的差事儿给到官员手里,就算正直之人遇到这样的环境,早早晚晚也会沦陷下去而不自知。

只要在杂税里多拨弄一点小算盘,那钱财就唾手可得了。”

明朝形成集团贪腐的情况,其实就是朱元璋低工资导致的。

进士考进官场,首先就被生活给压趴下了。

当官那点正当收入只能维持温饱,如何交际?

再一看,制度贪腐的温床都有了,那不就直接陷进去算了,大家一起干,一起贪。

本来正直点,或者胆小点的进士,也逐渐沦陷进去,成为贪腐集团的一份子。\x·q?i+s,h¢e*n¢.?c_o′m¢

“国朝现在的情况是,地方上小吏仰仗官府的权势剥削百姓、甚至勾接地方士绅移花接木转嫁赋税。

而地方官员,则通过摊派杂税贪赃枉法,大肆侵占国家税银。

到了朝廷衙门这一级,则是在财政支出中不断“漂没”财物中饱私囊,已经形成自下而上传导终使得官僚队伍的整体性腐败。”

魏广德继续说道,“叔大兄今日安排各地提报衙门里职位,或许有心但还未真正下决心。

说实话,给小吏发俸禄还不能太少,仅以养家糊口怕是不够,而县令若维持现有禄米就更不行,若是不能加钱,地方上肯定会乱的。”

“一条鞭法、增加俸禄一起执行,给县吏发俸禄也一起做了。

你说的有道理,薄禄必不养廉,杜绝贪腐的土壤都没有了,如何指望官员廉洁奉公。”

张居正或许在心里对一系列改革加重了砝码,基本上已经下定决心利用这次清丈田亩后国朝财政大增的机会,把这事儿一并做了。

虽然不可能因此彻底解决贪腐,但至少给了土壤,让所有进入官场之人可以选择要不要贪。

最起码,朝廷发放的俸禄,要绝对满足官员过上体面的生活。

至于早就形成的潜规则,也只能一点点,慢慢的来处理。

增收的赋税,有了这么个去处,也好过被下面官员想方设法巧立名目弄走强。

实际上,随着清丈田亩的即将结束,张居正对来年赋税是抱着极大期望的。

但是魏广德这几次为朝廷增加财税之源的过程看,财政增加后支出也会大增,甚至会超过增加的收入,不仅没有形成结余,反而局势更糟。

倒是魏广德,没增加一项财源就考虑到该用到何处,剩余不多的份额补贴朝廷支用不足。

就算各部、寺巧立名目,可户部没钱,也只能拖下去。

现在张居正也学精了,所以早早的考虑该如何花销增加的国税收入,最起码用到实实在在的地方,好过被浪费掉。

“这里面还有个问题。”

很快,张居正又想到一个棘手的问题,而且和他们刚才讨论的话题息息相关。

魏广德没说话,静等张居正道来。

“宗室禄米问题,给朝廷官员涨俸禄比较容易过关,可宗室必然大闹。”

张居正说道,“宗室之事若不能有个善了,始终是个麻烦事。”

“这”

魏广德听到是宗室的事儿,也觉得有些头大。

张居正心大,居然想解决宗室痼疾,也是想瞎了心。

但是正如他所说,刚才商议之事行起来简单,宫里也可能说服,但宗室那边肯定不干。

凭什么官员涨工资而他们还得领折色的禄米,而且还是纸面上的禄米,实际上根本就拿不到多少。

说句实在话,后世都说大明朝是被宗室吃垮的,这谣言看着似模似样,但却没半点真相在里面。

确实,从数学角度计算你会发现,万历朝的时候,如果宗室禄米实发,那真的会拖垮大明财政。

可宗室真的能拿到那么多钱粮吗?

如果真那么有钱,河南等地宗室何必还要闹禄米之事,那是因为纸面上的禄米,一般宗室根本就拿不到。

朱元璋在明朝开国之初制定了非常丰厚的宗室俸禄标准,而且亲王郡王的爵位可以世袭罔替,他们的子孙除了长子继承原有爵位以后,其它儿子还可以降一级受爵。

按照这个标准,随着朱元璋的子孙数量不断增长,两百多年下来,领取俸禄的宗室人数可能有十几万,而宗室俸禄数量到明朝末年就可以达到一个足以把明朝财政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