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走过,他们停止了议论或突然发笑。尽管这些人议论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但也马上会敏感地联想到他们在背后议论自己。于是,心中的不平衡马上膨胀,情绪立即激昂起来。
对一些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无端地怀疑,也会平添气。比如,晋级、加薪、分房没有满足本人的愿望时,会盲目怀疑。怀疑领导班子、人事部门有人在背后作怪,甚至扳着手指将这些领导干部逐个“排队”;怀疑同一部门的人员,在背后打小报告,“搅掉了我的好事”,一旦认定,愤恨之情就会急剧上升。
不管怎样,猜疑都是人际关系的大敌。它会破坏朋友间的友谊,疏远同学或同事间的关系,无端地挑起同学、同事和朋友间的矛盾纠纷,也会影响自己的情绪。生活在猜疑中的人,总是郁郁寡欢,缺少内心的宁静。
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如果猜疑心过重的话,就会因一些可能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从而不能更好地与别人交流,变得孤独寂寞,危害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加以改变。
爱猜疑的人,首先要开阔自己的心胸,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开朗、豁达、大度的性格。需要澄清的事实,诚恳同别人交换意见;对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要过分计较,不必过分在乎别人的态度与说法。“未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走自己的路,任别人评说吧”,这些都是鼓励人们心胸坦荡、豁达开朗的话。
人生在世,难免受他人的议论,只要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相信别人也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相反,一切都要按别人意志去做,自己又怎么个活法?对似是而非的流言,不要偏听偏信,要用理智分析对待,静观事情的变化,切勿感情用事。有的人一听流言,就暴跳如雷,“说风就是雨”,迫不及待地找上门去讲理争辩。由于缺乏调查研究,找错了说理对象,反倒使自己十分尴尬被动。不无端地猜疑别人,理智、冷静地对待别人的猜疑,这就是我们应保持的正常心态。
一旦有了猜疑,不要意气用事,而要冷静分析。人在猜疑的时候,容易为封闭性思路所支配。这时,需要冷静、克制。要多设想几个对立面,只要有一个对立面突破了封闭性思路的循环圈,你的理智就可能及时被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