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排名都是徐思年和十八位房考官完成的。他又如何偏袒北光城士子。宴敛若是陷了进去,他们这些清流难道就能置身事外?
至于泄题一说,更是不可能。在众朝臣看来,宴敛作为前朝遗脉,但凡有点自知之明,爱惜自己的羽毛还来不及,绝不会如此肆无忌惮的发展势力。因为一旦事情曝光,宴敛作为会试总裁,惹了一身骚不说,说不得更会为孝熙帝忌惮。如此一来,宴敛主动泄题几乎是不可能。
更何况,北光城四大家中除却何家是商贾出身,齐家,楚家,岳家,四十年前乃是文坛砥柱。他家的子弟能是一般士子可以企及的吗?所以朝野上下对于北光城士子能夺得这样的成绩反而不怎么怀疑。
更何况,朝廷这几日正在争论是否要联合北光城对瓦刺出兵一事,正是敏感的时候,偏偏就出事了。莫非是瓦刺jian细在背后捣鬼,目的就是阻止朝廷会同北光城出兵。这么一分析,朝廷上下顿时消了声。
可是事情还没完,朝廷的不作为更加激怒了应试举子,这些应试举子会同国子监生员敲了登闻鼓,又一次弄了个公车上书。
孝熙帝捏着手里的一长串签名,冷哼一声:"朕依稀记得,三年前的会试泄题案,就是这些整日里无所事事的国子监生员敲了朕的登闻鼓,弄了一回公车上书。当年事情水落石出之后,朕念着这些国子监生员俱是国之栋梁,为人蒙蔽,所以并未惩处。倒没想到的是,三年之后,这些生员又给朕来这么一出。"
孝熙帝威严日盛,众朝臣俱是跪伏在地上,不敢回话。
"朝廷供给这些国子监生员吃穿用度,是希望这些士子学业有成,日后好成为栋梁之才,为朝廷效忠。到没想到,朝廷的钱粮,最后却养出这么一些被猪油蒙了心窍的庸碌之辈。既如此,这国子监也不必再开设下去,散了吧!"
"陛下----"这些个朝臣方要劝谏,孝熙帝一把将手中厚厚的一沓纸扔在他们眼前。硬生生的将这些朝臣口中的话bi了回去。
罢了,大不了等到孝熙帝气消了再说,总比现在犯在孝熙帝气头上要qiáng。
第六十三章
孝熙帝几乎是以雷霆手段将闹事举子镇压了下去。顺天府大狱里人满为患,革除功名的举子不知凡几,不管士林如何叫嚣,朝堂上站立的朝臣对今科会试弊案不置一词,毫不作为。
在孝熙帝看来,这便够了!
会试放榜那日,朝廷以镇国公为主帅,魏王为监军,统领二十万大军,出征瓦刺。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